【空間參觀攻略】不同面向的台北,將展開於你眼前 —— 13種主題標籤的空間供你遊賞

【2022 OPEN HOUSE TAIPEI】,以「社交台北」為主題,探討人們與城市的互動關係、在此交織出的社交軌跡。跟著我們一同從秘境出發,揭開特殊場域的神秘面紗。

        在這次形形色色的打開空間中,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複合型空間因應人們投入的精神、不斷嘗試著創新與進步而策辦的活動,呈現出不同的有趣樣貌。「展廳空間」打開展館中平日不開放的空間,「建築事務所」帶大家開箱建築產業的幕後樣貌,「創作空間」使點子與發想得以被實踐,「老屋空間」在整修後獲得新生,成為販售精緻商品或呈現豐富展覽的場所,「時光空間」保留時代故事、充滿歷史緬懷,「藝文空間」浸染文創氣息,「選物空間」則呈現人們對美好品質的追求。

        而人們的行動,也賦予空間不同意義。在快樂的學習中,誕生了有教育功能的「成長空間」,有共同理念的人們聚集一處、倡導價值,則成為「行動派」的空間,「綠色空間」除了在山林之中,也藏身在都市中的一方天地間,由愛好綠意的人們所打造,「共居空間」則是人們創造出的居住型態。最後,「都市後臺」回到都市背後的基礎建設,看到許多基礎設施、辦公園區如何支撐起都市龐大的機能運作。

        歡迎大家跟著我們,一起看到人們如何打造空間、空間如何回應人群。創造連結、產生友誼,深刻認識台北——這座有機、具生命脈動的城市。

      (以下各標籤都可以在網站首頁進行檢索唷!)

秘密空間

#特殊場域,限時解密

        一年一度的難得機會!打開神秘、特殊、難以接近的場域,他們平時隱沒在城市一角,藏身在民眾的生活圈之外,只有特殊身份或相關人士能夠進入。從俯瞰城市的君悅酒店停機坪,到埋藏地底的圓山坑道,打開台北邀請大家,把握機會一睹風采,解密神秘特殊空間!

OPEN:A02 台北捷運北投機廠-車輛維修廠、A11 中華電信陽明山衛星通信中心、D13 圓山坑道、D15 台北晶華酒店-總統套房、E21 台北君悅酒店秘境停機坪

展廳空間

#展館奇遇記

       台北林立眾多博物館、展覽廳與表演空間,為城市展出多樣的色彩,創造不同故事的交互關係。這些看似開放的展館中,仍有不為人知的神秘領域,或支撐空間的營運,或醞釀精彩的展演。打開台北邀請大家,一同走入展廳內部平時不對外開放的隱藏空間。

OPEN:A01 雲門劇場、A05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11樓排練場、A07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屋頂花園/城市之環、A08 銘傳藝術中心台北館、B07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、B13 台北當代藝術館、C14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、C17 國家戲劇院、D09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、E07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、E20 MUVIE CINEMAS、E23 TAO ART SPACE、F01 忠泰美術館、F25 都市再生願景館

建築事務所

#建築師的寶貝們

       建築不只是吞納人群的水泥盒子,每棟建築都是別出心裁的藝術品,更是建築師們投注心血的珍愛寶貝。一起來了解建築從設計到完工歷經哪些過程、寄託了什麼樣的創作概念吧!本次打開數間知名建築師事務所、建築設計工作室,打開台北邀請大家一同來到建築師們工作的場所,認識他們精心創造的巨大寶貝。

OPEN:B10 景雅琦建築師事務所、D12 十彥建築師事務所、E22 Q-LAB十五週年展覽、F03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、F10 柏成設計、F13 IMO建築暨設計事務所、F23 JJP潘冀聯合建築師、F24 統創企業大樓(統創龍騰大樓)

創作空間

#創作者的神祕後台

       城市中有一群人,致力於讓各種Idea的種子落地生根、抽芽茁壯。創作空間是隱身於都市當中的練習場域、工作空間,從藝術家、設計師、表演者到新創工作者,在此開展新的嘗試、激盪無限可能,將有趣的發想推向實踐。打開台北邀請大家,一起打開創作者們精彩成果幕後的工作場域。

OPEN:A01 雲門劇場、A05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11樓排練場、B02 質物霽畫、B08 泉場、C16 JOSUla、D05 影子怪物、D07 泛設計室內設計研究室、D10 鳳嬌催化室、E01 溫室WENS、E06 N24台北方舟、E13 美國創新中心、E14 iF台北設計沙龍、E15 台灣設計聯盟、E27 設研院創意空間、F04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——FUTURE VISION LAB、F05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——臺灣聲響實驗室、F09 Node94、F15 職初 共享藝術空間、F17 岸汐職人聚落、F26 溫室、F28 馥閣設計集團

老屋空間

#老屋子的再生

       老屋見證歷史,餘留老舊軀殼。有些老屋保留時代的印記,置身其中可遙望當年熱鬧風華;有些老屋浸染歷史氛圍,歷經重要事件與興衰;也有些老屋破舊不堪、沈沒於時光中,在整修、重建後再生,進駐商家與佳餚。打開台北邀請大家親近老屋,參觀體驗其中的新機能,點燃交流與可能。

OPEN:B03 稻舍食館、B07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、B11 OrigInn Space 大稻埕、B12 開蘭茶 x 玩味沙龍、B14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-戰時指揮中心(防空洞)、C03 文房。文化閱讀空間、C07 河神的丸子、C08 新富町文化市場、C11 川端藝會所(廈川玖肆)、D03 CEO1950總裁藝文空間、D11 一號糧倉、E18 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文青、E26 SCULPTOR BARBER 理髮廳美術館、F06 原台北刑務所、F07 錦町日式宿舍(樂埔町)、F08 金錦町

時光空間

#回溯時光的浪漫

       在台北成為我們今天熟識的樣子之前,曾歷經數百年的時光沉澱,見證人事代代更迭。隨著都市的現代化,我們周遭依然留有記憶時光的空間,並有人持續講述他們的故事。從日式宿舍到大稻埕街屋,打開台北邀請大家一同發掘老時光中的浪漫情懷,感受時代氛圍。

OPEN:A03 婦聯會眷舍修復空間、A04 北投文物館、B04 大稻埕葉晋發商號、B07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、B09 有記名茶、B14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-戰時指揮中心(防空洞)、C02 西門紅樓小八角、西門市場門柱、C06 剝皮寮樹屋、C08 新富町文化市場、C09 糖廍文化園區C倉、D13 圓山坑道、F22 化南新村、道南新村

藝文空間

#給文青的美好時光

       建築建構有形的量體,人文創造無形的氛圍。有人群聚合的地方,就有豐厚的藝文生命。從文創園區到閱讀空間,主理人及策展者打造的風格、場域中人們的相遇與互動,交織出給文青的美好時光。打開台北邀請大家在此自由移動,深度探索,沐浴浸染藝文氣息。

OPEN:B05 純純電影音樂咖啡、B08 泉場、C14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、E08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、E10 松山文創園區營運中心、E12 松菸創作者工廠、E16 松菸匯、E17 遇.場P_L_A_C_E、E23 TAO ART SPACE、E25 不只是圖書館、E26 SCULPTOR BARBER 理髮廳美術館、F27 ROOM永生旅店

選物空間

#質感好物

       質感,來自於人們對生活的用心、對美好的追求。在這座城市中,百工們設計、製造出各式各樣讓人驚嘆的質感好物,寄託對物品滿滿的珍愛、對使用者的用心。從特色收藏、佳茗品味到精緻日用品,打開台北邀請大家一同來到質感好物的家,體認背後珍貴的「匠人精神」。

OPEN:B06 貝殼好室、B09 有記名茶、B12 開蘭茶 x 玩味沙龍、C16 JOSUIa、D06 明星電控空間美學體驗場域、E02 嬰童織品集粹藝廊、E09 坤水晶玻璃工房、F08 金錦町、F11 巧偶花藝・設計

成長空間

#學習無止境

       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、投入喜歡的領域,並收穫各種知識,這就是成長的過程吧!大大小小的成長空間在這座城市中閃閃發光,給人們帶來滿滿的充實跟成就感。打開台北邀請大家一同參訪這些空間,從玻璃工坊到台大辦公室,一起體驗學習的快樂!

OPEN:C01 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-臺北書院、C08 新富町文化市場、D14 喜習建築教育、E09 坤水晶玻璃工房、E11 欣講堂文創基地、F14 台大教務處學習規劃辦公室、F21 政大公企中心

行動派

#建構更好的未來

       城市更好的未來,有賴於一群人持續倡議價值、推廣理念,腳踏實地的在城市中投入行動,讓自己推崇的理念發出影響力的光,他們是這座城市中的行動派。從動物福祉到社區再生,打開台北邀請大家一同來到這些空間,認識行動派們工作的場域與提倡的價值。

OPEN:C05 香香澡堂、C07 河神的丸子、C09 糖廍文化園區C倉、C10 臺北市婦女館-台北好人家、D01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、D04 相信世代 University Cafe、E05 臺北市動物之家中繼園區、F16 樂活共生實驗基地、F18 臺北市立動物園-兒童區-動物福祉小站

綠色空間

#走進大自然

       台北,是山環水繞的一座城市。只要將視線望出繁華都市,或漫步走進熱鬧馬路旁的公園,都能與綠意驚喜相遇。打開台北邀請大家,尋訪林木掩映的水道秘境、一同發現城市中不為人知的綠色基地。

OPEN:A09 太研裏山招待所、A10 草山水道系統|陽明湧泉、C12 ㄡ皮皮玩廢城堡、C15 自來水博物館|觀音山蓄水池

共居空間

#生活交會的場域

       對居住的認知還侷限在一家一戶的私人住宅嗎?許多共居空間已經在台北悄悄生根。共用場域打破空間的界線,開展生活的交會,促進交流與對話。從社宅到生活實驗場,打開台北邀請大家一同探訪這些共居空間,拓展對家與居住的想像。

OPEN:B11 OrigInn Space 大稻埕、D08 香蕉同居中-Grin、E24 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、F12 JCA 生活實驗所

都市後台

#都市運作的基底

       龐大的都市飛速運轉,承載著數萬人的生活日常,繁雜忙碌卻能順利運行。你可曾對城市運轉的基礎感到好奇?我們習以為常的便利生活,是由哪些場域支撐的呢?從垃圾焚化廠、醫學中心到政府空間,打開台北邀請大家一同了解台北令人驚奇的幕後場景、解密支撐都市運行的後台。

OPEN:A02 台北捷運北投機廠-車輛維修廠、A06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北投垃圾焚化廠、A11 中華電信陽明山衛星通信中心、B01 蘭州斯文里都市公辦都更工作站、C04 萬華再生家具展示場、C15 自來水博物館|觀音山蓄水池、D02 臺北廣播電臺、E03 內湖再生家具展示場、E04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內湖焚化廠、E19 臺北大數據中心、F02 磐鈺商務中心、F19 環保局木柵垃圾焚化廠環境教育、F20 臺大癌醫中心